超習慣力 三部曲

終章,介紹習慣的一些特性,來提醒我們如何與習慣共處。

利用習慣斷層

書中有則倫敦地鐵罷工使得部分地鐵站關閉的案例,這個變化使得通勤者不得不改變以往的交通方式前往目的地。但在事後調查顯示,搭車時間只比平常多了百分之六(也就是說平常要一個小時的話,只多了三分半鐘),甚至有些人比平常更早到達目的地。這種平常我們習以為常的方法突然行不通的狀況叫作”習慣斷層”。人在一般已經習慣的環境當中不會去刻意改變,因為我們都以為自己目前的選擇跟生活中的種種流程都”已經夠好”了。但是習慣斷層讓那些”已經夠好” 的方法暫時行不通,沒有了習慣提示之後,我們也不再自動反應,必須要刻意做出決定。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發展更有效率的自己,打斷原本我們依賴已久的習慣,來尋求其他更新更快更好的方法。沒有地鐵罷工,人們會遵循著習慣的通勤路徑,但是平常的地鐵站突然不能使用的時候,就有機會可以嘗試,尋找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法。

習慣雙重法則

重複雖然可以強化我們行動的傾向,但同時也削弱我們對該行動的感受。甚至有些事情對我們早已失去意義的時候,我們還持續去做。除了書中的案例之外,我自己感受深刻的就是周五晚上的公司聚餐,一開始覺得很新鮮可以拉近同儕彼此距離又可以紓壓吃好料,但是次數多了久了就覺得每次都是重複一樣的談話內容,吃太多喝太多也對身體是個負擔,心靈也很空虛。抑或是例行性的報告,剛開始可能是請部屬歸納整理資訊的好方法,但是時間久了就算沒進度也要報,就變成非常形式化只是在浪費雙方時間而已。

習慣是面雙重刃,而習慣斷層也是。它可能會讓我們有機會改善既有的習慣,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取代,但是當熟悉的日常出現改變的時候,我們可能感到窒息、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行動。例如說我們每個禮拜都會造訪的超市如果突然改變了商品配置,那麼以往的購物路線就不管用。我們必須要花時間跟精力去找到自己原本就想要的東西,也要花時間去取捨某些映入眼簾也吸引人的產品,導致最後買了更多當初沒計畫也不需要的東西。但是對於某些人(尤其是五十歲以上的客人)則很可能因為找不到需要的東西而失去耐心,離開超市。不只對於消費者,產品的配置對於零售商來說,其實是有好處也有壞處的。

其他常見的習慣斷層;搬家,換工作,家庭成員改變,天氣改變,預定計畫的時間改變等等。

改變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作者某個研究就顯示,在講到成功的人生改變時,超過三分之一都提到情境的改變,超過三成的情境改變是搬家。而失敗的理由則五花八門,但是大多都透露了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有百分之六十四的人提到不可改變的外部情況。這些案例讓人更肯定了情境對於習慣的影響。習慣斷層在生活中雖然不一定受歡迎,但是從習慣的角度看待這些改變,就可以知道這是我們重新來過,也是藉機戒掉壞習慣實踐理想的大好機會。

習慣是壓力的避風港

人生總是充滿壓力,不只是心態,身體也會在面對壓力時釋放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賀爾蒙來影響我們的思緒、感覺跟行動。壓力會拉低執行自我的表現,損害我們計畫和思考未來,影響我們的決策能力。當決策能力因壓力、疲憊、分心或退化而減弱時,我們會更加仰賴習慣。習慣是高壓期間的避風港!壓力越大,習慣就越有發揮的空間。在我們的心智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時,習慣的表現反而更加亮眼。

就跟習慣斷層會破壞習慣的提示一樣,壓力也會阻礙意識自我,改變習慣跟意識思維的平衡。壓力之所以會有這些反應,是因為它會影響大腦活動的區域。在壓力之下,神經活動從掌管決策和追求目標的區域(眶額皮質、前額葉皮質、海馬迴),轉移到專司習慣反應和獎勵的紋狀體神經系統。但是感受到高壓力源的場合,往往是需要快速思考和複雜思維的情況,危急的情勢卻反而奪走你的注意力使你反覆的擔心或壓抑這份感受,而無暇思考其他事情。

有個實驗,讓受測人員選擇對的圖案就可以得到果汁當獎勵,為了研究壓力跟習慣的關係,實驗組必須接受陌生人的監視加上把手放在冰水裡三分鐘,對照組則沒有這些條件。玩了五十次以後遊戲規則改變,就算選擇一樣的圖案也喝不到果汁了,這讓沒有壓力的對照組開始思考,也嘗試其他做法,但是實驗組的人卻無法改變他們的行為,依舊維持習慣性選項。冷水壓力實驗告訴我們,壓力不會妨礙習慣的學習,但是遊戲規則改變以後,在強大的壓力下,即使他們的意識被不適跟尷尬佔據,習慣還是沒有瓦解。習慣的韌性強大,好壞環境都可以生存。也告訴我們壓力讓人更仰賴習慣。

習慣也讓人分心

你是否常常在看一篇文章的時候發現自己沒讀進去,又要再重讀一次?或是出門才想到可能電燈沒關門沒鎖,所以又繞回去檢查?還是起身到房間或廚房拿東西的時候,卻又忘記要拿什麼?以習慣的術語來說,分心是身為主宰的我們寧願退居幕後,讓習慣浮出水面的瞬間。明明就已經想到其他的事情,但是習慣讓我們的眼睛跟手繼續盯著文章前進,出門前跟拿東西的我們都忘記要主動去意識電燈跟門還有要拿的東西,只隨著習慣起身行動。

習慣跟年齡的關係

隨著年紀的增長,精神敏稅度跟體力也都跟年紀成反比,有時候會讓人感到困惑,有時則是讓反應變慢。所以年長者在做決定的時候才會偏向習慣選項,它讓我們不用凡事思考。有時候這些習慣選項不見得是最有效率的,尤其是在一些情況複雜需要緊急決策的情況下。但是習慣是長遠的解決方案,我們指望習慣可以補足一些無暇努力之處,但是在某些時候,它也是拖累我們表現的原因。習慣不易變通,也不具創意。但它們可以讓我們到達目的地。當決策能力因壓力、疲憊、分心或是退化而減弱的時候,我們會更加仰賴習慣。所以我們才要努力養成好習慣,讓習慣性選擇都是好選擇。

習慣為我們帶來滿足感

我們會反覆地做喜歡的事情,也會愛上我們重複做的事情。我們的腦袋裡有個看不見的回饋循環,它跟習慣脫不了關係,而且深深的左右著我們的幸福感。我們喜歡某些事物,單純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它們。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札瓊克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單純曝光效應”。這些事務的熟悉感跟可預測性,讓整個經驗在腦中變得流暢輕鬆。就像把一模一樣的漢堡或薯條放在不同紙袋裡,但是常去麥當勞的小孩都覺得有麥當勞包裝的好吃。

效率也是我們習慣重複的原因之一。例如說會議室裡的座位,一剛開始可能是隨機選擇,但是第二次以後也會習慣坐同一個位置。在某間餐廳點菜,一旦去了一次,下次去的時候點重複菜單的機率也很高。研究人員也訪問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愛用哪些產品,受試者可以馬上回答他們喜歡的東西,但是卻很少人可以說明喜歡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讓他們開始買某個東西的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目前對該產品的自在感跟熟悉感。

回到作者想在這本書談論的是:如何養成改善生活的新習慣?選擇有獎勵的行為,透過策略性的改變環境讓重複更容易,改變了習慣自我,讓它跟意識自我合作進而達成目標。要讓兩個自我合作的途徑不只一條,我們開始喜歡那些一再重複體驗的事物,變成我們想做的事情。習慣是一條雙向道,它不但達成我們的目標,而且變成我們的目標。

你並不孤單

多數人都高估意識思維的強度跟必要,以為自己把生活跟行為掌控得很好。所以當我們沒達成某個目標的時候反而會怪自己沒有堅持到底,或是一開始就沒有可以成功的條件。這種追求自我意識訂出來的目標是一件苦差事,但是現在,我們可以交給習慣自我來自動執行,這是更有效率也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但是習慣自我還是有很多無法解決的事情,有很多大型任務並不是獨立一人就可以完成。像是種種的社會問題(健康、退休後儲蓄、能源不足等等),雖然很難用個人的習慣來解決,但是在了解每個人的習慣容易受環境影響之後,我們可以利用外界的”推力”還有預設選項,跳過從0開始選擇的一步,讓大家更容易選出好選項。

最後,作者用怎麼戒掉手機癮這個每個人都會面對到的課題作結

  1. 注意到自己太常滑手機
  2. 移除讓自己拿起手機的提示
  3. 增加阻力,讓使用手機變得困難:靜音,關機,刪除臉書或是電子郵件程式。
  4. 既有的手機習慣上加上健康的新行為
  5. 為不滑手機創造獎勵 – 找一本好書來讀吧

總結第三章

  • 習慣跟意識思維的平衡
    • 習慣斷層>>>破壞習慣的提示。反而需要刻意決定
    • 壓力>>>阻礙意識自我。壓力之下意識變弱,但是習慣卻屹立不搖。
  • 當決策能力因壓力、分心或退化而減弱時,我們會更加仰賴習慣。所以才要努力養成好習慣,讓習慣性選擇都是好選擇。

本書結語

由習慣主導的生活將會更美好,因為

  1. 可以完成更多事情
  2. 這是更簡單也更完整的生活方式,只憑動力跟意志力生活會讓人覺得疲累,效果也不彰,有習慣自我陪伴以後,將會發覺可以做的遠大於表面的衝動跟意願。

用簡單的步驟填補失敗跟堅持之間的距離,像是安排周遭情境,鼓勵自己做出愉快且呈達成的長期目標,這就是那些看似”高自制力”的成功人士在做的事情。習慣成自然,你,也做得到。